近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对快手起诉杭州某技术公司及相关人员涉及不正当竞争的纠纷案作出判决,认定该公司构成不正当竞争,并责令其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并赔偿快手损失100万元。

此案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刷单、刷流量,过去在很多人的认知不过尔尔,顶多也就是被平台警告、扣信用,最严重不过封禁。然而,此时就要惹官司?

没错!!!

今年5月以来,国家网信办启动“清朗”8大专项行动,其中涉及社交电商的专项行动就有5项。国家严打流量数据造假、毒流量,以及破坏网络平台算法公平的行为,包括通过刷单、炒单、虚假流量、“毒流量”来搞商业运营的问题,将严厉打击组织专业团队、利用网络软文、网络红人、知名播主、直播带货等方式“刷单炒信”、进行虚假宣传等各种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其涉及平台有淘宝、天猫、京东、大众点评、美团、QQ、抖音、快手,以及华为、OPPO、VIVO手机的APP应用下载平台等。

对此, 专业人士分析,如此压力之下,平台为了避免被“虚假流量”和“毒流量”反噬,提高平台公信力和竞争力,对于扰乱公平秩序的刷单行为必不手软。

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3128件,罚没金额2.06亿元(案件数以“刷单+不正当竞争”检索统计)。

显而易见,我国流量净化监管将进入高压时代。

刷单炒信进入强监管时代

“刷单炒信”并非新闻,但透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相关案例可知,“刷单炒信”已经形成了网络黑灰产业,严重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股歪风邪气,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如今,我国已多年位列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打造良性市场秩序更显重要。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网上零售额达11.76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6万亿元,已经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9%;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82亿,占网民整体的79.1%。

与之伴随而来的,网购从新兴消费模式变成了主流消费模式,不正当竞争行为也愈演愈烈。截至2021年上半年,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的“刷单炒信”、虚假宣传等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3128件,罚没金额2.06亿元,而这应该也仅是冰山一角。

“刷单炒信”已然成为了市场的一颗“毒瘤”,必须对其重拳出击,从严从重查处。

国家下狠手

2021年8月1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规定(征求意见稿)》共七章四十条,在充分吸收《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等已有法律规定的基础上,细化了对网络环境下的混淆行为、商业贿赂、虚假宣传等常见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治理规定,并针对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反向刷单”、“屏蔽广告”、“二选一”及“大数据杀熟”等新型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了更为明确的认定标准和规制措施。未来,这一规定的正式出台必将对网络环境下利用技术手段实施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实施更为全面、严格的监管。

2021年5月8日,国家网信办启动“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也旨在整治网络违法违规问题,力求有效遏制网络乱象滋生蔓延,针对突出问题打好攻坚战,在全网开展“大扫除”,为管网治网长效机制建设积累经验,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打下坚实基础,通过专项行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2021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林广海在最高法发布会上表示,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人民法院通过案件裁判严惩网络刷单炒作信用、身份盗用等网络灰黑产业。由此看来,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明确了“刷单炒信”行为的性质,“刷单炒信”被明确定性为是“网络黑灰产”的一部分。

平台下重手

治理“刷单炒信”,本来就离不开平台的履职。各大电商平台必须明白,自身承担着监管商家、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职责。“刷单炒信”不仅蒙蔽乃至坑害消费者,而且伤及平台的公信力。平台必须负起主体责任,及时处置违规商家,更要积极配合行政部门的治理。

大众点评:处罚“刷好评”用户账号5万个

近日,大众点评发布“清风行动”半年治理结果。数据显示,过去5个月,大众点评重拳出击刷单炒信网络灰黑产,处罚“刷好评”用户账号5万个,处罚“刷单”“刷评”商户1万余家,协同执法机关打击29个非法刷单网络灰黑产团伙。日前,法院判定南京一虚假刷量公司构成不正当竞争,其团伙头目被判赔偿大众点评50万元。

淘宝:刷单属违法,严重者店铺将永久关闭

淘宝刷单看似成为了常事,但大家也知道这种行为是淘宝不允许的。虚假交易的,淘宝将对卖家的违规行为进行纠正,包括删除虚假交易产生的商品销量、店铺评分、信用积分、商品评论,情节严重的,还将下架店铺内所有商品,永久关闭店铺。

另外,2020年开始,淘宝每月都会对商家进行售假抽检,若发现存在恶意刷单的行为,商家或面临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破坏生产经营罪、虚假广告罪、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