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在中国,除了比较富裕的家庭,大部分家庭生二胎三胎乃至四胎的原因只有一个—想要一个男孩子。姐弟或独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组合,其次是姐妹和兄弟,你很少能见到兄妹家庭。”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大概内容就是: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严格控制资本涌入校外培训机构。此政策一出,在线教育类股票集体崩盘,职场新人被父母催转行,身陷囹圄,素质和职业类教育类公司也受到很大影响,但仍抱有一线希望。

此意见出台前,笔者恰好参加了一个论坛—《新政下的教育产业升级》。在此论坛之前,关于在线教育行业已经出台了一些限制政策。论坛发言人讲到几个关键词:鼓励职业教育,适者生存,减负教育。当前学生面临非常大的学业压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政策不是要消灭教育机构,而是要迫使教育机构转型,向更良性的方向发展。

“双减”来了,但又好像没来

辅导班不办了,孩子就不上辅导班了吗?当然不,只要高考存在,辅导班就不会消失,但会换一个形式出现。或者是变成1对1家教,或者是变成小作坊辅导班。家教只会更贵,而不管什么样的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都不会吝啬,家教只会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而小作坊辅导班的师资质量,教学系统性又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学科类辅导班大量存在并迅速成长的根本原因还是高等教育资源和人口数量不匹配,教育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高考又按地域划分,狼多肉少,孩子和家长只能不停的卷。且如果真的没了辅导班,贫富所带来的差异只会被放大。优异家庭可以钢琴,舞蹈,画画班;普通家庭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承担,只能散养,孩子们野蛮生长,孩子们之间综合素质的差距便会加大。

“双减”之路任重道远,学校大班教学,老师们总是要照顾大多数人,孩子们的个体差异性通常很大,“因材施教”也是难点。如果辅导班真的不存在了,孩子们如何弥补自己的短板呢?公立学校老师工资并不高,这才催生了很多老师私下办辅导班的现象,网传“一位老师暑假去教育机构代课便能挣出一辆宝马X3”并不是无稽之谈。老师想赚钱,家长想通过辅导班求一个心安。可能,“双减”政策里,唯一高兴的只有孩子吧,他们以为终于可以拥有完整的寒暑假了。绿茵茵的足球场,和同学一起骑着单车,去游泳,去做一切他们想做的事情。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的少年时期,或许会因为“双减”得到一些本该属于他们的时光吧。

教育行业该何去何从

政策一出,教育行业必有阵痛。所有阵痛都是为了更好发展而必经的过程。我国职业教育市场广大且发展潜力巨大。首先,大部分上市教育公司都是主攻K12领域,大大忽略了成人对教育的需求。我国缺少较为成熟的职场教育体系,有些职场人需要强化专业知识,有些想要转行,还有很多家庭主妇或因为各种原因脱离职场的人需要重回职场,这些都是职业教育的范畴。不仅仅是考研,考证,学习是每个人终身的事情,每一位成年人都需要职业教育。这一块的教育目前在国内缺乏体系化和一定的行业标准。而目前,就是行业改革,企业转型的一个很好的机会。适者生存,能及时内部更新变革的企业才能活下去。

素质教育也是如此,类如美术,音乐,体育等素质教育方向的兴趣班目前大多数都是小作坊小机构化运营。靠优秀老师的口碑和“哪家离家近去哪家”的地域辐射作用支撑,这是受素质教育的实景教学特殊性限制。

正因为是小作坊和小机构,无论从教学质量还是收费上,都没有一个行业标准。学科教育被打压,素质教育此时就显现出新的生机。

三胎时代会到来吗?

“双减”政策侧重减轻学生学业压力,减轻家长抚养压力,这会不会增加适龄父母生孩子的意愿呢?笔者采访了很多已经有孩子的普通家长后,他们给出了完全相同的结论:不会因为这一项政策而多生孩子。原因各有不同,大体就是养孩子费精力费时间,现在的孩子都要上兴趣班,无法负担过多的费用,想要自由等等。“双减”政策或许会减轻一部分孩子和父母的压力,但如果真的想要增加适龄父母生孩子的意愿的话,这个政策远远不够,可能需要更实惠,更有效,更对症下药的一系列政策来支撑。

孩子学业压力大,家长负担重,人们普遍不愿意多生孩子是一个已经存在很久的现象 ,但每一项政策出台都会带来正面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相关配套措施出台,这些现象一定会改善。不管是国家,个人,还是企业,都在为了更好的未来而努力